济源“神医”孙铧良(报告文学)
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,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,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,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,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习近平强调,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,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,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、产业化,坚持中西医并重,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、协调发展,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,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,为建设健康中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(据新华社北京2019年10月25日电)
——题记
高手在民间,这话一点也不假。
今年刚刚48岁的民间老中医孙铧良,他的行医足迹不仅遍布老家河南省的济源市、洛阳市、焦作市、南阳市等18个地市,而且隔着门缝吹喇叭——名声在外。他先后应邀到辽宁、北京、上海、内蒙、安徽、海南、山东、江苏、云南,甚至到过我国最为遥远的西藏地区,先后为数万名患者诊医治病,施救众生,好评如潮。
这不,最近还有两个外地患者心情焦急的给孙铧良打来电话,询问他何时才能登门为他们诊病呢?
每到一地,面对每一位患者,孙铧良的悬壶济世、医者仁心、精诚救民的动人事迹,有口皆碑……
孙铧良,何许人也?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!
学不厌精求教名医 百炼成“医”医术精湛
在患者的引导下,笔者来到了有“药王故里”之誉的济源市思礼镇西宋庄村,专程拜访了这位有着“神医”“活菩萨”之誉的孙铧良医生。
药王冢在这里静静躺卧时光的臂弯里,仿佛还在向人们动情的讲述着药王孙思邈“仁医大爱、济世活人”的一桩桩动人故事……
药王孙思邈在济源市(原平原省济源县)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,已经被这里的山山岭岭永远铭记下了,永远被深深地记在了广大百姓的心坎里,万古不灭!
不信,你看,现在当地的百姓们,仍旧保持着广种中药材的优良传统。不仅如此,而且他们仍然把药王冢西边的大山,一岭一坡命名为麻地沟、连翘沟、柴胡沟、苍术沟等等。这些沟沟壑壑,在药王在世的时候,就因为所种的药材不同而获得了相应的名号,一直沿用至今。
没想到,这也成为对药王孙思邈的最好纪念,也成为中医中药中华民族千年国粹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!
西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林旭得知笔者的来意,热情地介绍道:孙铧良出身于中医世家,自幼随祖辈行医,是药王孙思邈的第四十六代传人。他毕业于焦作中医中药学院,行医多年,屡有建树,是誉满愚公故里、享誉黄河两岸的一代名医。
他现在在济源城行医,利用祖传的中医中药,救死扶伤,昼夜奔忙;轻财重义,专治疑难杂症。
听着年富力强的村支书娓娓道来的讲述,我们似乎觉得天更蓝了,云更白了,阳光更灿烂了,眼前的柏树更青翠挺拔了。
伫立于西宋庄的药王冢前,在我们的心底立刻升腾起对一代药王的崇敬仰慕之情,对中华民族的中医中药瑰宝更是肃然起敬、倍加珍爱!
见到孙铧良,看样子只有40来岁。他个子不高,皮肤白皙。眉宇间透着精明强干,话语中表达着对药王孙思邈的万分崇敬,对家父救死扶伤、造福乡里父老的频频礼赞!
他继承了家父“不为良相,愿为良医”的行医救人家风。孙铧良不仅向家父酷学医术,而且远赴天津,拜在国医大师张大宁的名下,成为张教授的关门弟子,每年都要前往那里学习两三个月。
学不厌精,他还来到北京天坛医院,拜王忠诚院士为师,潜心学习中医治病救人之术。
孙铧良把中医理论与治病实践相结合,融会贯通,进步很快。现在,他擅长的中医临床特色治疗科目有:中医内科、妇科、儿科、男女不孕、皮肤科及各种疑难杂症。他的医术,饱受业内人士称誉!
“战疫,我想到武汉一线去!”
大家肯定不会忘记,庚子年岁首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景。至今回想起来,还令人心有余悸。此时的老中医孙铧良是如何做的呢?《东方今报》、《猛犸新闻》、《大河文学》专门刊发了一期“抗疫特稿” :《中医孙铧良:愿当先锋 梦“援”武汉 》。
庚子冬春跨年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、态势凶猛!一时间,疫情阴影笼罩荆楚大地,蔓延波及全国!党中央精心部署,全国大批医务人员星火驰援武汉!
艺高人胆大!
此刻,作为一位中医大夫,孙铧良心急如焚,他急切地请求道说:“战疫,我想到武汉一线去!”
他四处请求,拼尽全力,想打通前往武汉救援同胞的通道!
2020年元月25日,庚子年大年初一。
这天,孙铧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恩师张大宁教授,他向张教授求援,愿望未能满足。
大年初二,孙铧良还不死心。
他先向济源日报社负责人求援,负责人告诉他:大家都在忙着对疫情群防群控,实在无暇顾及沟通安排此事。
紧接着,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,求助笔者,向相邻地市的洛阳市作协主席赵克红求援。笔者在微信里这样写道:主席,济源有一位年轻的老中医,名叫孙铧良,是药王孙思邈的第46代传人。想带着药品义务支援武汉。不知道咱们洛阳是否组织志愿者前往武汉?如果有,小伙子非常乐于前往!拜托您!
赵克红即刻回复:精神可嘉!可没听说洛阳有志愿者去武汉。
当我们与孙铧良再度谈起斩杀冠魔、驰援武汉这一话题时,他十分急切的告诉我们说:中医中药是我们的千年国粹。现在国家有难,铧良理应慨当先锋。我愿意凭借自己过硬的中医医术,带着自己精心配制的15味中药,防病治病,驰援武汉!
站在一旁的女儿孙文静听了,一脸笑意。她说:我与爸爸已经私下商量好啦,我愿意与他一道驰援武汉,作为女儿,他负责治疗患者,我愿意为他打下手,抓药做饭,以解除爸爸的后顾之忧!否则,我当女儿的放心不下啊!
听着孙氏父女你一言我一语的真情对话,在场人们的心弦纷纷被悄然拨动!
情急之下,孙铧良甚至直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,请求尽早实现支援武汉的赤子心愿!
“这次疫情发生后,我特别想到武汉一线做支援,用自己的中医知识为疫区同胞做服务。”据孙铧良介绍说,他托朋友联系了好几个渠道,却都没能如愿,感觉很遗憾,“如今能为家乡尽一些绵薄之力,我也很知足。如果有机会我依旧愿意自备药材到武汉回一线去,为武汉战疫做出更大的贡献。”孙铧良说。
在不少人坚定不移的选择逃离武汉的时刻,孙铧良夫妇却坚定不移的选择了与众不同的“逆行”。患者有难,作为一位祖国培育的老中医,惟愿悬壶济世,精诚服务,救民于水火之中!
虽然他最后未能成行,但孙铧良夫妇的赤子之情,拳拳之心,依然情暖武汉,日月可鉴,惊艳时代!
救死扶伤医德好 百姓之中传口碑
“天大地大没有钱大,爹亲娘亲没有钱亲”,在当下,极少数医院和极少数医生一切围着“钱”转,不停地“宰”患者。以致于让群众发出“看不起病”的悲叹!
但是,我们通过走访孙铧良治愈的患者,大家却不约而同的赞誉起“孙大夫”的医德来,令人心里暖烘烘的。
2021年元月26日,冒着新春的严寒,笔者来到了女主人史体贤的家——她原为济源市中医院的一个科室主任。进入家门,只见这位67岁的名医,神志不清的躺卧在病榻之上。男主人原来也是这家医院的科室主任,现已退休。保姆杜红玲心直口快,向笔者讲述了大姐史体贤的病情和治愈过程:
大姐因病躺卧病榻,由于躺卧时间太长,结果身体生了褥疮,一旦溃烂,老长不住。夫妇俩原来都是医生,也无计可施。情急之下,男主人带着妻子到过几家医院救治,均无果而归。这可咋办?
终于打听到一家比较可靠的医院,一打听治疗费,吓人一跳:乖乖,一个月就得七八千元!夫妇俩的工资全搭进去还不够!但治病要紧,关键时刻哪能管得了那么多呢?
男主人打点好住院的有关物品,即将把我打发回家,心里铁定就在医院过年。就在这一时刻,男主人十分信任的一位至亲,赶忙跑上门,告诉男主人一个天大的喜讯:一位年轻的老中医孙铧良,医术了得,专治疑难杂症,药到病除,人称“小神医”!要不请他上门试试?
病急乱投医。此刻,男主人求之不得,当即应允。
听到这个好消息,我紧紧地抱着大姐,好哭了一场!大姐的命真好,大过年的,不需要再去医院啦!可以在家好好地过一个热热闹闹、阖家团圆的新年!
男主人远接近送,请来了孙铧良这位“神医”。
孙大夫来到他家,对女主人望闻问切,然后下药诊疗。孙大夫当时明确表示:像大姐这种病,3天见效,一月治好。当时我们听了,都将信将疑。
谁知道大姐在家里一吃孙大夫配制的中药,花钱还不多,3天就见到了明显的疗效。掐指算来,到今天为止,仅仅用了13天时间,大姐的皮肤就植成了。皮肤一植成,大姐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。原来与她说话,大姐闭着眼睛,也没有应声;现在,大姐的眼睛也睁开了,而且再与她说话,也有了应声。为此,全家人喜出望外!
我在焦作等地的大医院侍奉过病人,为他们按摩服务。但像孙铧良医生的医术竟然这么好,医德竟然这么高,我是首次遇到。
由于孙大夫看着年轻,我这人说话一直是竹筒倒豆子——直来直去,我就脱口而出的叫他“小孩儿”。
告别时,杜红玲执意要把笔者送到车前。
今年79岁的郭正序老人,一见孙铧良步入自己的家门,就笑呵呵的说:哟,我的救命恩人来啦!
老两口回想在12年前,老人不幸患了癌症。在北京治疗一年,病情愈来愈严重。老人回家之后,听说“药王故里”的孙家医术了得,就赶紧登门求治。
当时,站在孙铧良面前的是一位这样的患者:每走两三步,都要歇一歇,喘口气;路走不成,还光出虚汗;前肚皮几乎贴住了后脊梁骨,体力难支;话说不好,精神状态极差……
他的老伴这样叙述老人的病情:患病期间,老头子几乎难以下咽食物。走在大街上,炸肉丸的香味,对一般人来说,那是难得的美味。可是,这对老人来说,只要闻到这种香味,却难受的要拼命呕吐。即使是在家里,只要闻到炒菜的香味,他也想呕吐……
那时,孙铧良的家父已经年迈,由于精力不济,不再给人看病。但老人经验丰富,看到这一严重的病情,也害怕染指。他私下反复严肃的交代儿子:可千万不敢接手这样的病人,弄不好会毁了孙家的名声!
但是,初生牛犊不怕虎,不知深浅的孙铧良也顾不了那么多。当被家父拒绝治疗的郭正序老人走出家门的那一刻,他顾不得家父的一再阻拦,冲出门来,偷偷送给老人数包自制的中药胶囊,并且详细地给老人交代了饮用方法。
谁知道几天过后,奇迹竟然出现了!
——有一天,老两口竟然欢天喜地的背着一袋花生上门答谢。
此刻,再看眼前的郭正序老人,已经想换了一个人一般:他走路稳稳当当,说话利利索索。
老人家接二连三服用孙大夫配制的中药和胶囊,在大半年之后,再去大医院做XT筛查,癌变症状竟然消失!
老人接着老伴的话说:我记得可清楚,那年治好我的病时候,正是大年三十,我狂吃了两海碗红烧肉呢!真过瘾啦!
笔者再度来到西宋庄村,党支部书记李林旭说起孙医生轻财重义的故事来,依旧滔滔不绝。
这不,最近内蒙有一位患者慕名前来找他治病,看好病之后,患者执意给付医疗费,孙铧良却坚持分文不取。因为在他看来,这位患者患的是小病,不值一提;更何况,患者的家庭经济还异常拮据……
这位患者告诉笔者,在没来找孙铧良之前,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,跑了好几家大医院求诊,虽然开始都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前往,但到了最后,却都疗效不佳,失望而归。万般无奈,凭借患者们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,他终于找到了被誉为“神医”的孙铧良。别看孙铧良年轻,但医龄却并不短。他医术高超,药到病除,德艺双馨,堪与家父孙仁合比肩!
无独有偶。2019年农历九月三十日,秋果累累,万里沃野着满金色的希望。焦作市的邱小霞一家特意赶到孙铧良医生的故乡溴(ta)七河(又称北湨河)畔,在西宋庄的那座小桥边,为孙铧良立了一通“脑肿瘤疼痛病克星”的石碑。石碑上,她如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丈夫张宝林患病之后,前往北京救治,不幸术后复发。万般无奈,当她找到孙铧良救治之后,最终得以痊愈。
神医的故事一桩连着又一桩。2019年农历八月初六,济源市五龙口镇西正村的马云云,给孙铧良立了一块“孙氏华夏神医,看病药到病除”的石碑,感谢孙铧良医生救治老母亲的动人故事……
疾病,带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太多的痛苦;中华“神医”,用他们神奇的手;中医中药,这个举世无双的神奇配方,送给千千万万个家庭欢乐和幸福!
孙铧良,这位药王孙思邈的第四十六代传人,正是这样一位弘扬中医千年国粹的神州传奇人物!
(原载《A小熊故事.名家有约》, 2021年02月01日)
【孙铧良简介】孙铧良,生于1973年7月,系药王孙思邈第46代玄孙,中医世家。地址:河南省济源市北海街道马寨社区卫生服务站。手机:13633911379。
孙铧良出生于中医世家。祖辈行医,“药王”孙思邈的第四十六代传人,国医大师张大宁传承弟子,曾拜师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学习,治病思路开阔,处方灵活,用药独特,疗效显著。
擅长中医临床特色治疗:中医内科妇科儿科、男女不孕、皮肤科及各种疑难杂症。尤其在治疗急慢性肾病、老年病综合症、糖尿病综合症、内脏功能不全、血毒症;以及前列腺病、泌尿系感染、各种息肉、脾胃病、肝胆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、风湿病、内分泌失调、免疫系统疾病、焦虑抑郁症妇科杂病、盆腔炎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、内分泌失调、男女不孕不育症产后术后及放疗后的调理等;外科脉管炎、各种肿瘤及肿瘤术后调理。
行医理念:救死扶伤,立院为民,厚德博学,精诚仁爱
免责声明: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,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