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,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,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。”中医药文化是医药的根基和灵魂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欢迎大家来到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西宋庄——这个有着“药王故里”美誉的村庄。这里的“药王山”静静矗立,这里的“药王冢”翠柏参天,“药王冢”前,长满了中草药,还有数通碑刻,传扬着药王和他的传人们救死扶伤的动人故事……
这里的一道道山岭,早在一千多年之前,就已被药王孙思邈以中药材的名字全部命名并沿用至今:麻地沟、连翘沟、柴胡沟、苍术沟……
试问,这里的哪一条沟没有留下药王采药的足迹?
试问,这里的哪一条河没有留下药王奔波忙碌的身影?
试问,西宋庄祖祖辈辈的村民,哪一个不铭记着药王与他的传人们,那一个个“救死扶伤、济世活人”的动人故事,乐善好施的仗义品行!
在这里,我们亲眼目睹了很多通感恩的石碑,赞誉的就是药王孙真人的第四十五代玄孙——孙仁合和第四十六代玄孙——孙铧良,这对药王后人、父子医生的救命之恩!
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药王故里,为来自天南海北的父老乡亲们祛病消灾,播撒爱的火种,唯恐玷污了“药王”孙思邈的千古英名!
孙铧良激情难抑地说,感恩父亲孙仁合的那块石碑,竖立在药王冢前,已将近50年了!在这块石碑的落款上,显示着老红军彭辉与张连山,还有黄道国、杜石生、张君仁、邱爱荣等革命前辈的名字。他们之所以与孙家结缘,是因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“三线建设时期”,西宋庄正好是中央第二政法干校的所在地(当地人简称“二部”),他们正好是工程的直接指挥官。
碑刻内容,字斟句酌,感激之情,溢于言表。
“不为良相,愿为良医”。药王子弟们一直尊崇着药王的良好医德医风,他们不仅医技超人,药到病除;而且品德超群,能少收钱绝不多收一毛一分,能不收钱绝对分文不取。
中医中药,国之瑰宝,世之珍奇!
孙铧良告诉笔者:咱们举办的药王古庙会的宗旨,就是在歌颂品德高尚、医技高超的药王,弘扬药王“救死扶伤、济世活人”的伟大精神,赞美药王“大医精诚、医者仁心”的高尚情操!
新时代,新风尚;新征程、新作为。我们站位新时代,将会永远高举药王仁医大爱的光辉旗帜,为人民行医,为人民治病,为人民服务! 永远做人民的服务员和贴心人!
【作者简介】王广厚,笔名柳杨,河南济源市人。河师大毕业,河南省作协会员。现任河南省济源市作协副秘书长、济源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;被聘为河南日报主办的“顶端文学文学院”济源分院院长。著有诗歌集《柳吟集》、散文集《成柳散章》《荷骨柳语》、将军传记《从农家子弟到共和国将军》、孩子教育专辑《您是爱迪生她妈》等6部;《承留镇志》主编、《撷英承留》执行主编、红色故事专辑《大河里明珠》编辑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,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