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“药王”孙思邈系列故事(11) ——孙思邈西宋庄为百姓治疗瘟疫

发布:irqzkoxf 浏览:224次

  隋朝末年,天下大乱,天灾人祸,四处盗匪事起,尸体遍野,瘟疫横行,民不聊生。在西宋庄西北方的山沟里,村里的人瘟疫死后,都运到山沟里去了。所以,大家都把这条沟叫做坟沟。

  孙思邈闻讯,挺身而出。他火速带着徒弟来到坟沟下边,叫几个徒弟挖了几个大锅头,拉来几口大锅,用大锅熬制中药,供给村民和灾民喝药治疗,救百姓于水火。同时,又用七口大锅,熬稀饭供给村民和灾民喝粥,以度饥荒。

  十几天以后,灾民的瘟疫终于被扑灭了,村民和灾民都十分感谢孙思邈和他的徒弟门,也加入了孙思邈的队伍,去山上采药开荒,种粮种菜种药。

  四面八方的灾民都听说孙思邈在坟沟下支了几口大锅,有药有粥,免费供大家治病喝粥,短短一个月时间,来此喝药吃粥的人就有几千人,

  人越来越多,疫情也逐渐消失了。从此,村民和灾民在这里繁衍生息,男耕女织,一片大好景象。大家都为了感谢孙思邈在这里熬药舍粥之地,就称这里叫做锅坷埌沟。

  后来,唐王李世民来找孙思邈治疗箭伤。一个星期后,李世民的箭伤痊愈。李世民看见这一片土地上的人无忧无虑,男耕女织,想求孙思邈帮在此招兵买马。孙思邈说,不想卷入战争,又说我想救天下黎民百姓。孙思邈看了李世民多次请求帮他,孙思邈最后还是答应了帮他招兵买马。

  药王以自己在当地的崇高威望,很快在此帮李世民招募了几千人马。

  后来,孙思邈又告诉李世民,在山上采药时,发现了一个天然银洞。李世民闻讯,喜出望外。他当即带领士兵去开采银矿,凑集军饷。

  ——济源市黄金冶炼厂发家,就是靠这里“老银洞”的矿石。后来,招收的人越来越多,一直发展到涧北村弥陀寺和武山。老百姓光是每天捐送的羊就有上万只,因此,后来把此山叫做“万羊山”。

  李世民和孙思邈乘胜扩大队伍,竟然在此招收人马几万人。他们在武山训练士兵,等到冬季,唐王李世民和孙思邈带领士兵讨伐王仁泽。带兵从济源打到荥阳,从古柏渡打到洛阳,消灭王仁泽。

  再后来,唐王李世民将小灵山王屋山一带封给孙思邈,起名叫“孙思邈药农谷”。孙思邈百年以后,就安葬于西宋庄西北方锅坷埌沟的下方,村民和孙氏后人,把他埋葬的地方,称为“药王冢”。

  【线索提供者】孙铧良,生于1973年7月,系药王孙思邈第46代玄孙,中医世家。地址:河南省济源市北海街道马寨社区卫生服务站。手机:13633911379。

  孙铧良出生于中医世家。祖辈行医,“药王”孙思邈的第四十六代传人,国医大师张大宁传承弟子,曾拜师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学习,治病思路开阔,处方灵活,用药独特,疗效显著。

  擅长中医临床特色治疗:中医内科妇科儿科、男女不孕、皮肤科及各种疑难杂症。尤其在治疗急慢性肾病、老年病综合症、糖尿病综合症、内脏功能不全、血毒症;以及前列腺病、泌尿系感染、各种息肉、脾胃病、肝胆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、风湿病、内分泌失调、免疫系统疾病、焦虑抑郁症妇科杂病、盆腔炎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、内分泌失调、男女不孕不育症产后术后及放疗后的调理等;外科脉管炎、各种肿瘤及肿瘤术后调理。

  行医理念:救死扶伤,立院为民,厚德博学,精诚仁爱。

  【讲述者】李彦喜,男,78岁,西宋庄的一位老村长。

  【记录整理者】王广厚,笔名柳杨,河南济源市人。河师大毕业,河南省作协会员。现任河南省济源市作协副秘书长、济源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;被聘为河南日报主办的“顶端文学文学院”济源分院院长。著有诗歌集《柳吟集》、散文集《成柳散章》《荷骨柳语》、将军传记《从农家子弟到共和国将军》、孩子教育专辑《您是爱迪生她妈》等6部;《承留镇志》主编、《撷英承留》执行主编、红色故事专辑《大河里明珠》编辑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,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